2025 – 06 – 13 QT 詩篇 73:15~28
詩篇 73:15~28
15 我若說,我要這樣講,這就是以奸詐待你的眾子。
16 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,眼看實係為難,
17 等我進了神的聖所,思想他們的結局。
18 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,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。
19 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!他們被驚恐滅盡了。
20 人睡醒了,怎樣看夢;主啊,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。
21 因而,我心裡發酸,肺腑被刺。
22 我這樣愚昧無知,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。
23 然而,我常與你同在;你攙著我的右手。
24 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,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裡。
25 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誰呢?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。
26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;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遠。
27 遠離你的,必要死亡;凡離棄你行邪淫的,你都滅絕了。
28 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;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,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 詩 73:22 我這樣愚昧無知,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。 73:23 然而,我常與你同在;你攙著我的右手。 73:24 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,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裏。 73:25 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誰呢?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。 73:26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;但 神是我心裏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遠。
3. 默想分享 (1)v15~16 詩人因惡人亨通,就滿心不平。但又不能這樣去教導神的百姓,說可能上帝睡著了,讓惡人當道,義人受苦?會把神的兒女教壞,他們會變得很憤世嫉俗:為什麼要持守對上帝的信仰?詩人想我不能這樣教導,但心中又真的這樣想。他用自己有限頭腦想不通的事情,覺得為難?直到他「進了神的聖所,思想他們的結局。」(v17),意思就是他開始親近神、尋求神,從神領受話語。v18~20,詩人在頭腦中想不出來的事情,卻在靈性裏被神啟示教導,原來上帝並不是睡著不管,而是惡人的結局並不像人的眼光所看見的。人總是期望惡人行惡,然後立刻、馬上就有報應,至少是現世報吧?沒有想到上帝的報仇是實現在「對人靈魂最終永恆的審判」。「安在滑地」,是指他們會跌倒失敗的;「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」,是靈魂的沈淪;「成了何等的荒涼!他們被驚恐滅盡了」惡人在遭遇神審判之時的光景,就是荒涼與驚恐;「人睡醒了,怎樣看夢;主啊,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。」惡人就算興旺發達,至終會在轉瞬間如夢消逝。
這裏的教導我們學到,第一個,我們人類用肉體的眼光看事情,是看不準的。一個人如果自我中心,接下來就一定是「自以為是」,以為自己總是對的,然後就會用驕傲自義的態度去批評指責別人,犯了論斷的罪,甚至也論斷了上帝。一個人要學習謙卑,就一定要「來到神的面前,尋求屬靈的解答」屬肉體之人只能看眼前,看今生,但是屬靈的人,能夠倚靠聖靈「參透萬事,甚至連神深奧之事也能參透了」。沒有永恆的眼光,我們往往就會抱怨、跌倒、信不下去,不親近神的人,不但是驕傲自恃的人,也一定會落到犯罪的地步,求主憐憫。
第二個,我們在聖靈的啟示下,從神永恆的眼光來看人看事,就會得著智慧,也會更加謙卑。因為上帝沒有「立即」報應惡人,不但是給惡人機會,也是給每一個人機會悔改。因為在上帝的眼中,就算是表現再好的人,也同樣都是「罪人」。因為上帝要求的標準是靈魂體全部的聖潔,而不是在行為上假冒偽善作作樣子。所以我們要感謝神用長久寬容的忍耐來等候每一個人,也包括我自己的悔改。我們不要老看別人是惡的,卻不看見自己也是經常犯罪、詭詐…,感謝神給我們機會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,我們都有機會悔改,而且要不斷悔改。
第三個,如果是一個屬肉體的基督徒,他就會羡慕惡人的財富、長壽、亨通、發達、心想事成…,這些外在的、環境上的、今生的祝福。但是一個真正屬靈的基督徒,就像保羅一樣,生命成長到最後,我們真的是會越來越輕看這一些環境與物質的東西,到一個地步,跟「得著耶穌」比較起來,簡直如「糞土」一般。這不是唱高調,而是生命長大成熟的自然反應。越屬肉體的基督徒,就越被這個世界所捆綁,越屬靈的基督徒,就越超越肉體的需要,而看重靈性與永恆。甚至屬靈的基督徒,他們不是羡慕惡人的錢財,而是可憐他們心中無神、無喜樂無平安,會為惡人禱告,離惡行善,這才是屬靈人追求的生命。
(2)v12~26 當詩人從神的眼光看見真理,看見惡人在神手中的結局,便對自己先前的無知感到痛苦:「心裏發酸,肺腑被刺。」、「我這樣愚昧無知,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。」,然後開始感謝神不離不棄的保守與引導:「你攙著我的右手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,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裏。神是我心裏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遠。」詩人之前錯怪了神,但在聖靈的光照之下,才頓時發現自己的軟弱、愚昧與無知,重新謙卑悔改,重新讓神引導帶領。更重要的是,詩人的生命提昇到另一個層次,就是不以今生與物質為他最終的滿足,而轉變「以神是我心裏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。」v28「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;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,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。」有了神,勝過有世上萬有。
詩人的轉變,也是許多偉大信心聖徒的轉變。亞伯拉罕為了神,可以離開原本富裕的家鄉,攜家帶眷跑到曠野憑信心過生活。他為了神,甚至可以奉獻自己獨生的愛子,而不加顧惜。約瑟為了神,寧可下監卻不肯接受引誘。但以理與三個好友為了神,寧可放棄生命與繁華的生活,也不肯跪拜偶像。大衛為了神,不敢下手殺害神的受膏者而甘願繼續被追殺。耶穌、使徒、歷世歷代的門徒為了愛神,甘心放下世間所有一切,甚至自己的生命,也要緊緊跟隨,順服至死。不信的人或是屬肉體的基督徒,不會明白這些人的信心、智慧、與膽量,反倒以為愚拙。但是只有神知道這些信心屬靈的門徒,他們是選擇了「那上好的福分」,就是神的自己,而甘願打破世上心愛香膏的一群人。
4. 今天的回應 基督徒的信心,不是「肉眼所見」的信心,不是「順我旨意」的信心,不是「馬上就要」的信心。我們的信心,是奠基在一位「又真又活的三一神」身上,同時也是在「神的話語」之上。這位神超越我們有限的眼光與環境,若沒有信心,我們根本信不下去,又或者寸步難行。信心正是屬靈生命成長的果子,詩人在一次次的禱告中,放下自我,相信真神,這也是我們不斷要學習「捨己」與「信靠」的生命功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