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06 – 05 QT 民數記 33:38~56

民數記 33:38~56
38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後四十年,五月初一日,祭司亞倫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何珥山,就死在那裡。
39 亞倫死在何珥山的時候年一百二十三歲。
40 住在迦南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來了。
41 以色列人從何珥山起行,安營在撒摩拿。
42 從撒摩拿起行,安營在普嫩。
43 從普嫩起行,安營在阿伯。
44 從阿伯起行,安營在以耶亞巴琳,摩押的邊界。
45 從以耶亞巴琳起行,安營在底本迦得。
46 從底本迦得起行,安營在亞門低比拉太音。
47 從亞門低比拉太音起行,安營在尼波對面的亞巴琳山裡。
48 從亞巴琳山起行,安營在摩押平原─約旦河邊,耶利哥對面。
49 他們在摩押平原沿約旦河邊安營,從伯耶施末直到亞伯什亭。
50 耶和華在摩押平原─約旦河邊、耶利哥對面曉諭摩西說:
51 「你吩咐以色列人說:你們過約旦河進迦南地的時候,
52 就要從你們面前趕出那裡所有的居民,毀滅他們一切鏨成的石像和他們一切鑄成的偶像,又拆毀他們一切的邱壇。
53 你們要奪那地,住在其中,因我把那地賜給你們為業。
54 你們要按家室拈鬮,承受那地;人多的,要把產業多分給他們;人少的,要把產業少分給他們。拈出何地給何人,就要歸何人;你們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。
55 倘若你們不趕出那地的居民,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們眼中的刺,肋下的荊棘,也必在你們所住的地上擾害你們。
56 而且我素常有意怎樣待他們,也必照樣待你們。」

1. 經文3遍

2. 今天默想經文 民 33:55 倘若你們不趕出那地的居民,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們眼中的刺,肋下的荊棘,也必在你們所住的地上擾害你們。

3. 默想分享 (1)v38~39 摩西回顧曠野最後的旅程。就在快要結束40年漫長的曠野漂流,好不容易又回到了迦南的邊界,卻因為亞倫與摩西沒有完全的順服神、尊榮神,導致了他們二人最終無法進入迦南地。v38~39 亞倫遵照神的命令在西珥山去世,一方面提醒百姓不順服神的領袖會有什麼樣的結局,一方面也象徵著神對上一代不信與悖逆的審判,同時預備新一代進入應許之地。

v40~49 這裡詳細列出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前的最後幾個安營地,最終來到約但河對岸的摩押平原,預備過約但河。這不僅是地理上的終點,更是屬靈旅程的新起點。

v50~56 上帝要摩西曉諭以色列百姓有關得地為業的律例、命令與警告。

v51~53 吩咐以色列對待迦南居民的原則:
一、趕出那裡所有的居民。
二、毀滅他們一切鏨成的石像和他們一切鑄成的偶像,又拆毀他們一切的邱壇。
三、你們要奪那地,住在其中,因我把那地賜給你們為業。
這是為了讓神的百姓與異教文化徹底分別,保守信仰純正。這不僅是物理上的征服,更是屬靈上的潔淨與分別為聖。

v54 神指示以色列人要按家族拈鬮分地,人多的得地多,人少的得地少,強調公平與神主權的分配。

v55~56 則是神對不肯服從者嚴厲的警告: 若不徹底趕出原住民,這些人將成為以色列人「眼中的刺、肋下的荊棘」,在地上擾害他們。神警告,若以色列人效法迦南人,神原本要對付迦南人的審判也必臨到以色列人。這警告在後來士師記、列王紀中果然應驗。

(2)上帝的本意是要透過以色列人來祝福、正面的去影響萬國的。但在一開始當人還沒有長大成熟、心竅習練通達,能夠分辨好歹(來5:13~14),結果不但沒有能力去影響他人,反而會被他人所影響同化。罪惡是有傳染力、殺傷力、有毀滅性的,若不及早清除,就會敗壞全團,這件事我們也一直不斷會再遇到,會再提起、複習。今天我默想要看的是,上帝不但要趕出迦南的居民,也要滅盡一切看得見的偶像。上帝通常是用看不見的方式與神的子民接觸,因為神是靈,人除了透過理性來認識神的話語,人的敬拜與禱告,主要是在人的心靈裏來親近神的靈。但是魔鬼利用人性的弱點,喜歡崇拜「看得見的偶像」,卻不願意接受看不見的上帝。「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,乃是顧念所不見的;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,所不見的是永遠的。」(林後4:18)如果人無法從看得見的偶像轉向心靈裏尋求看不見的神,恐怕人永遠都無法真正的長大成熟,同時也不斷有偶像崇拜的罪惡危險存在。

偶像廣義的意思,是指追求或倚靠一切取代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地位的人事物,都是偶像。人一生都在追求或倚賴這世上的人、事、物,包括金錢、學歷、地位、名聲、成就…,甚至是看得見的神職人員,超過追求倚靠神,這就是在拜偶像。只有當我們把上帝放在生命中的首位,其他一切才會被歸位在正確的地位上,被神使用,而不是成為取代神的偶像。甚至包括今天的基督徒被華麗的教堂、酷炫的音樂燈光音效、群眾的熱情、名牧的講台魅力深深吸引,非得要透過這些外在的媒介才能感覺到與神特別親近。但是一旦回歸到平常的生活、平凡的家庭、例行的工作之中時,我們就陷入屬靈的「荒漠」,卻始終學不會在平靜安息中尋求心中的上帝,恐怕我們就像以色列人一樣,真正在敬拜的不是上帝的靈,而是在宗教上外在的偶像了。

4. 今天的回應 讀聖經,幫助我們可以「鑑古觀今知未來」。其實不但是聖經,也包括我們身邊「雲彩般的見證人」,或是我們個人身上各樣的管教與經歷,都是在幫助我們「認識神、相信神、倚靠神、聽從神的話」,以致於得著上帝為我們預備豐盛的應許祝福與生命。箴言書常說到的「智慧人、通達人、義人…」,相對於「愚昧人、糊塗人、惡人…」,最大的差別,就是我們是否能夠敬畏神、信靠順服神的話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