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06 – 02 QT 民數記 32:16~27

民數記 32:16~27
16 兩支派的人挨近摩西,說:「我們要在這裡為牲畜壘圈,為婦人孩子造城。
17 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,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。但我們的婦人孩子,因這地居民的緣故,要住在堅固的城內。
18 我們不回家,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產業。
19 我們不和他們在約旦河那邊一帶之地同受產業,因為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旦河東邊這裡。」
20 摩西對他們說:「你們若這樣行,在耶和華面前帶著兵器出去打仗,
21 所有帶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華面前過約旦河,等他趕出他的仇敵,
22 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,然後你們可以回來,向耶和華和以色列才為無罪,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。
23 倘若你們不這樣行,就得罪耶和華,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。
24 如今你們口中所出的,只管去行,為你們的婦人孩子造城,為你們的羊群壘圈。」
25 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對摩西說:「僕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。
26 我們的妻子、孩子、羊群,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。
27 但你的僕人,凡帶兵器的,都要照我主所說的話,在耶和華面前過去打仗。」

1. 經文3遍

2. 今天默想經文 民 32:27 但你的僕人,凡帶兵器的,都要照我主所說的話,在耶和華面前過去打仗。

3. 默想分享 (1)v16~19 經過摩西嚴厲的責備與苦口婆心的勸戒,迦得與流便支派願意顧念與弟兄們的關係,作出了適當的修正與回應:
一、把婦孺牲畜安置在約但河東之地,為婦人孩子造城,為羊群壘圈。(v16~17)
二、願意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,與弟兄們一起進入迦南地爭戰,直到趕出仇敵得地為業,他們才返家立業。(v17~19)本來迦得和流便支派「要作第二隊往前行」(2:16),但因為摩西的責備,他們就提出折衷的方案,承諾過約但河後作為先頭部隊走在前面(書4:12)。 三、除此之外,他們也不會在約但河西岸領受產業。(v19)

v20~27 對於二個支派提出的建議,出於他們願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,雖然放棄最好而選擇了次好,但是他們願意為此付上代價隨弟兄們一起爭戰。摩西同意,上帝默許,化解了一場可能的災難。一般人在做任何選擇的時候,通常都會爭取對自己較為有利的部份,但是如果沒有顧全大局,考慮別人的利益與感受,就會產生比較、爭競與分裂,也會危及全體的目標。流便、迦得支派一方面選擇了他們「想要」的土地,一方面也化解了大家的疑慮,隨大家一同爭戰。這方面上帝默許他們,「默許」的意思就是上帝在祂的「最好的旨意」之外,允許人以「自由意志」有其他次好的選擇。如果人堅持選擇次好的,上帝也允許此事發生。另一個是上帝的「任憑」,通常指的是上帝因人的頑固悖逆而放棄他們,任憑他們自取滅亡。

(2)以人類來說,上帝的任憑,就是任憑人活在自我中心的各樣私慾罪惡之中,而靈魂滅亡。上帝默許的次好,就是人因信稱義,但是不願意追求神的國與神的義,仍然活在自我中心的生活型態,靈魂只是「僅僅得救」,但是卻落在「哀哭切齒」之地。上帝對人旨意中的最好,就是人不但得救,而且願意捨己背起十架,將萬事看作糞土,為要更多的得著基督,得著神自己,雖活在世上但是努力追求的是得著「永恆榮耀的冠冕與獎賞」。上帝雖然有祂的旨意或計畫,但是祂允許人的自由意志來選擇自己最後想要的歸宿與結局,求主幫助我們,懂得放下世上短暫的盲目享受,而追求永恆中的「最好」。

v20「在耶和華面前」、v21「在耶和華面前」、v22「向耶和華」、v23「就得罪耶和華」。摩西在每句話中,都指向「耶和華」。因為摩西深深知道,這場仗是耶和華的仗,人是活在上帝面前、上帝是軍隊的元帥、上帝一定會打贏這場仗的,因為勝利一定屬於神,但是我們必須在神面前「聽話、順服」、不要「得罪」。

4. 今天的回應 今天人最愚昧的事,是以為肉眼看不到上帝,就裝作上帝不存在。所有的一切都是「我的」。我的生活、我的工作、我的戰爭、我的產業…。當這種人認識上帝之後,他就開始禱告,求上帝幫助「我的工作順利」、「我的產業倍增」、「我的身體健康」…。順利、倍增、健康、興盛…,本來全都是上帝的心意,但重點是,這一切,都不是「我的」,全都是「神的」。因為就連我靈魂的主權,也都是神的。我們是「活在耶和華面前」、我們是「向耶和華交帳、是否忠心、順服」、我們不能「得罪耶和華」,上帝是神、是主、是王,我們不是神、不是主、不是王。摩西這短短幾句話裏面,把百姓的眼目焦點轉向注視這位看不見卻真實的君王。我們不要輕忽、不要任意、不要得罪,我們要忠心、要順服、要聽話、要跟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