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05 – 14 QT 民數記 22:31~40
民數記 22:31~40
22:31 當時,耶和華使巴蘭的眼目明亮,他就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,手裡有拔出來的刀,巴蘭便低頭俯伏在地。
22:32 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:「你為何這三次打你的驢呢?我出來敵擋你,因你所行的,在我面前偏僻。
22:33 驢看見我就三次從我面前偏過去;驢若沒有偏過去,我早把你殺了,留它存活。」
22:34 巴蘭對耶和華的使者說:「我有罪了。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擋我;你若不喜歡我去,我就轉回。」
22:35 耶和華的使者對巴蘭說:「你同這些人去吧!你只要說我對你說的話。」於是巴蘭同著巴勒的使臣去了。
22:36 巴勒聽見巴蘭來了,就往摩押京城去迎接他;這城是在邊界上,在亞嫩河旁。
22:37 巴勒對巴蘭說:「我不是急急地打發人到你那裡去召你嗎?你為何不到我這裡來呢?我豈不能使你得尊榮嗎?」
22:38 巴蘭說:「我已經到你這裡來了,現在我豈能擅自說甚麼呢?神將甚麼話傳給我,我就說甚麼。」
22:39 巴蘭和巴勒同行,來到基列‧胡瑣。
22:40 巴勒宰了(原文是獻)牛羊,送給巴蘭和陪伴的使臣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 民 22:35 耶和華的使者對巴蘭說:你同這些人去吧!你只要說我對你說的話。於是巴蘭同著巴勒的使臣去了。
3. 默想分享 (1)巴蘭雖然是外邦人的術士,但是聖經中卻承認他原本是神的先知,他一開始的確能夠與神溝通對話,甚至有權柄能夠祝福咒詛。這是何等大的殊榮,也顯出神揀選人自有自己的主權與旨意。但是這個先知後來因為貪婪,不再忠心成為神話語的出口,而是利用神的恩賜來滿足肉體的私慾,就墮落成為貪婪的「假先知」了。先知本來是蒙神揀選而能夠看見、或是聽見神的旨意的,如今巴蘭因為貪婪變成了屬靈的眼瞎,看不見滅命的天使三次要殺他,反倒被一隻牲畜驢子開了屬靈的眼而拯救。
v31~35神再次憐憫巴蘭,在巴蘭因貪婪而屬靈的眼瞎之後又得以「復明」,看見了神的使者,聽見神使者的責備與警告,這才「再次悔改」—「「我有罪了。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擋我;你若不喜歡我去,我就轉回。」 (v34)只是我們也是聽聽就好,因為巴蘭會因為神的責備而一時悔改,後面又因為貪婪又再度犯罪,這不是真正的悔改,而是一時的應付而已。我們基督徒一不小心,也會落入巴蘭的可憐光景,老是悔而不改,陷在罪惡的循環之中。神的使者再度同意巴蘭前去,同時也再度吩咐:「你同這些人去吧!你只要說我對你說的話。」其實巴蘭就算硬著心,或是持續貪婪,不肯悔改,上帝的旨意也不會受到攔阻。我想神是希望給巴蘭有機會能夠真心地悔改,可惜巴蘭至終錯失了得救的恩典。
v37~40 摩押王巴勒終於盼來巴蘭的幫助,不但親自迎接,而且極力以尊榮與權勢來誘惑他,企圖賄賂先知的口來咒詛以色列子民。 巴蘭:「我已經到你這裡來了,現在我豈能擅自說甚麼呢?神將甚麼話傳給我,我就說甚麼。」這話有口無心,因為肉體的情慾與聖靈相爭,人若懷抱貪婪私慾,而不肯真心敬畏上帝,那麼失敗與滅亡是必然的事。
4. 今天的回應 今天默想的感動,許多時候人的罪惡並不是一天造成的,總是由小罪變大罪,由貪婪的心變成貪婪的行動、由一個意念的種子變成實際的行動。巴蘭的口從一開始就一直確定的傳講神的旨意:他只能傳達上帝的旨意,但是他從心裏的貪婪開始敗壞,接下來從心變成身體手腳的行動,終至巴蘭有一天全然敗壞,無法可治。我們經常也會犯同樣的錯誤,不敢一下子就犯大罪,一開始只敢在心裏「慢慢潛伏蘊釀」,然後良心開始麻木,開始硬著頸項,一步步膽大妄為,最後全然敗壞。詩篇第一篇犯罪三部曲:不從惡人的計謀、不站罪人的道路、不坐亵慢人的座位。也是證明罪惡總是一步步擴散開來的,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選擇「逃避」、「不要進入」。而不要自欺欺人:「沒有關係吧、才一下子、才一點點而已、又不會怎麼樣、沒什麼大不了的」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,後悔莫及。
透過今天的經文求主幫助我們,不要活在自我中心的框架裏面,不要井底觀天、不要用自己的理性限制神的作為,不要凡事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是,而忽略倚靠主。上帝實在太偉大了,靈界也都是真實的,我們更要謙卑自己,緊緊跟隨主,不要憑血氣爭戰,逃避試探引誘,倚靠聖靈的幫助與聖經的真理,倚靠主打美好的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