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– 4 – 19 QT 馬可福音 15:25~38
15:39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喊叫(有古卷沒有喊叫二字)斷氣,就說:「這人真是 神的兒子!」
15:40 還有些婦女遠遠地觀看;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,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,並有撒羅米,
15:41 就是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,跟隨他、服事他的那些人,還有同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婦女在那裏觀看。
15:42 到了晚上,因為這是預備日,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,
15:43 有亞利馬太的約瑟前來,他是尊貴的議士,也是等候 神國的。他放膽進去見彼拉多,求耶穌的身體;
15:44 彼拉多詫異耶穌已經死了,便叫百夫長來,問他耶穌死了久不久。
15:45 既從百夫長得知實情,就把耶穌的屍首賜給約瑟。
15:46 約瑟買了細麻布,把耶穌取下來,用細麻布裹好,安放在磐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裏,又滾過一塊石頭來擋住墓門。
15:47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都看見安放他的地方。
**1. 經文三遍 **
2. 今天默想經文 可 15:39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喊叫(有古卷沒有喊叫二字)斷氣,就說:「這人真是 神的兒子!」
3. 默想分享 (1) 參考「活潑的生命」,馬可以三個小時為間隔,記錄耶穌遭受的苦難。耶穌在巳時(星期五上午9點)被釘十字架;到了午正(中午12點)黑暗籠罩遍地;申初(下午3點)耶穌斷氣;晚上(約下午6點)亞利馬太的約瑟安葬耶穌。
v39~41 外行人看得永遠都是「熱鬧」,只有內行人才能看得懂「門道」!外行人只能看見「神蹟奇事的現象」,只有被聖靈啟示的人,才能看見 —「這人真是 神的兒子!」(v39)但更重要的是,看完了之後,「我們的回應」究竟是什麼?看熱鬧的人看完了就打包收工回家了,彷彿這事只能滿足他一時的感官眼目,也不會跟他有太大的關係。被聖靈啟示的人,還要分為有回應與沒有回應。聖靈樂意感動許多人,但是知道卻不行道,仍然與他無益;唯有聽道了就去行的人,才能因為「悔改的行動」而得著屬靈的生命。v39~41寫下了這些觀看神作為的名字,但其中只有「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」(16:1),後來有行動要去膏抹耶穌的身體,而經歷了天使的造訪,成為耶穌復活見證的第一批人。
v43「有亞利馬太的約瑟前來,他是尊貴的議士,也是等候 神國的。」這亞利馬太的約瑟,雖然有不少頭銜,但是最放神紀念的是:一、他是等候 神國的;二、他勇敢地向彼拉多要求領取耶穌的身體,葬在原是為自己與家人預備好—「鑿出來的墳墓裏」。在當時候的背景,十字架刑罰是羅馬帝國專門用來對付叛亂份子的刑罰,因此為耶穌辦理葬禮乃是極其危險的行為。也是正因為約瑟出於勇敢與信心的行動,應驗了以賽亞書的預言:「死的時候,與財主同葬。」(賽53:9)也再一次見證了,耶穌的死亡與葬禮都是在神的旨意安排下所成就的。
4. 今天的回應 沒有信心的世人,一切都是「偶然、巧合、運氣、倒楣…」。世人只相信靠自己的努力,而拒絕相信一位真實並掌管一切的主宰。基督徒並不是不努力,而是知道我們所做一切的努力,都必須是在上帝的恩典與旨意之下才有意義,才蒙紀念。人若一再越過神的主權,凡事企圖靠自己成就或掌管,就是罪,因為妄想扮演神的角色,到最後就會自食苦果,或是曇花一現,存留不住。耶穌在天父的旨意下受苦與埋葬,但是天父能夠叫耶穌三日後復活,並且升上高天坐在寶座右邊。基督徒千萬不要「白白受苦」,就是「自找苦吃」,而是在神的旨意下接受試煉,就必結出生命豐盛的果子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