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– 08 – 25 QT 帖撒羅尼迦前書 4:13~5:11

2024 – 08 – 25 QT 帖撒羅尼迦前書 4:13\~5:11

帖撒羅尼迦前書 4:13~5:11
4:13 論到睡了的人,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,恐怕你們憂傷,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。
4:14 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,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, 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。
4:15 我們現在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: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,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。
4:16 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,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,又有 神的號吹響;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。
4:17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,在空中與主相遇。這樣,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。
4:18 所以,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。
5:1 弟兄們,論到時候、日期,不用寫信給你們,
5:2 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,主的日子來到,好像夜間的賊一樣。
5:3 人正說「平安穩妥」的時候,災禍忽然臨到他們,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,他們絕不能逃脫。
5:4 弟兄們,你們卻不在黑暗裏,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。
5:5 你們都是光明之子,都是白晝之子。我們不是屬黑夜的,也不是屬幽暗的。
5:6 所以,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,總要警醒謹守。
5:7 因為睡了的人是在夜間睡,醉了的人是在夜間醉。
5:8 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,就應當謹守,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,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。
5:9 因為 神不是預定我們受刑,乃是預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。
5:10 他替我們死,叫我們無論醒著,睡著,都與他同活。
5:11 所以,你們該彼此勸慰,互相建立,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。

1.  經文3遍

2. 今天默想經文 帖前 4:14 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,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, 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。
4:17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,在空中與主相遇。這樣,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。
5:6 所以,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,總要警醒謹守。
5:8 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,就應當謹守,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,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。

3. 默想分享 (1)今天的經文,是保羅回答帖撒羅尼迦教會有關於死人復活的事情。經文的歷史背景,是因為初代教會許多信徒,都以為耶穌被接昇天之後,很快就會回來,甚至是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再來。他們曾聽見天使說的話:「加利利人哪,為甚麼站在這裏望著天空呢?這位離開你們、被接升天的耶穌,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天,他也要怎樣回來。」也聽到耶穌曾說要先去為信徒「預備地方」,然後再回來接他們到天家。還有一次耶穌曾對彼得說:「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,與你何干?你跟從我吧!」(約21:22)種種跡象,使初代教會信徒誤以為耶穌馬上就要回來,造成有許多人變賣家產,甚至與信徒凡物公用,大家一起等耶穌什麼時候突然會回來。但是等了許久,有些信徒的家人就已經先死了,耶穌都還沒有來。這是因為普遍教會對真理的不了解與無知,有很多的疑惑與對死者的哀傷,以為死了的人錯過與耶穌相會的機會,所以保羅寫書信教導真理。這些真理不但解決了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疑慮,對初代教會都是很重要的提醒,即使對今天的信徒,同樣重要受用。

康來昌牧師:「保羅要講的是,這世界上所有的人就只分兩種,一個是得救,一個是沒得救。得救的又分兩種,一個是已經在主裡死的人,一種人就是主來的時候他還活著的。歷世歷代所有的基督徒大概都會在主裡面死了,一直到主再來的時候有人還活著的人,他是不經過死亡的。但我們不知道這要幾千甚至幾萬年,我想絕大多數我們都是在主裡死了。我們信主的人死了以後到底是怎麼樣一個狀況?神學上有兩種講法,一種就是他們是睡了的狀況,身體是慢慢爛掉,或已經火化,靈魂就是睡的,等到主耶穌再來的時候就醒過來。這是一種講法,有聖經根據,我們也接受。聖經另外一個講法,是在主裡死的人立刻到主那裡去,不但不是睡的狀況,是個很喜樂的狀況,而且是個有身體的狀況。這兩個很難調合,但我覺得也很好調合,一定是一致的。」

(2)保羅不講人死了是「死了」,而說是「睡了」,而且一連講了好幾次。這是因為當時(也包括現代)很多人不明白死亡的奧秘,以為「人死如燈滅」,又因為再也見不到親人而哀傷難過。但這種認知並不符合聖經,所以保羅必須糾正他們,人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,而是進入與神同在的永生,或是與神隔絕的永死。死了只是睡了,因為馬上就要在另一個地方醒過來,若是信主的人,我們在世上早就預備心知道自己是「客旅、寄居」的人,是天天預備好要回天家的人,而不是眷戀這個短暫必朽壞的世界。因為這世上所追求的一切,都將如煙飛雲散,不能帶到永恆。但是我們信主之後得到新造的人,有新心新靈的靈魂,是可以與神同在直到永遠的。而且在我們要去的天國,沒有眼淚、痛苦、疾病…,好得無比。能夠進入永生,不但不是悲劇,反而是「喜事」,所以保羅勸勉教會,要明白真理,也要活出信心的生命,不要過度哀傷。人情緒上的難過是必然的,但是我們需要倚靠神的靈與神的話,有信心相信信主的家人已經與主同在,好得無比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要預備好自己的心活在世上的每一天,都是為了預備回天家而作好準備。不要像無知的童女,沒有好好預備主的再來,而是聰明的童女,得以榮耀進入主為我們預備的新天新地。

主耶穌第二次再來,迎接得救之人的順序,是先叫一切已經在主裏死了的人首先復活,與基督一同在雲裏,然後一起迎接那些在主再來時還活著的信徒,一同在空中相遇,並且永遠同在。到時候我們就會跟愛我們的主,也是我們所愛的主,與所有在主裏的家人,在永恆中永遠同住。基督徒必須有這樣的信心,才能用正確的喜樂看待生死,同時也要與其他基督徒「彼此勸勉」!這就是屬靈的真智慧了。

(3)5:1~2主耶穌第二次再來的時候、日期,沒有人能夠知道:「那日子、那時辰、沒有人知道,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。」基督徒能夠唯一知道的,就是主來的日子好像賊一樣。為什麼用賊來形容?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要再來的時候,是人無法推算、無法預知、無法「臨時報神腳」面對的。在歷史上一再有人欺騙自己是彌賽亞,或是欺騙耶穌那一年、那一天要再來,結果是騙人的照騙,被騙的人照樣被騙;有人願打,有人願挨,一起滅亡。聖經都已經明講的事情,我們就不要再去推算,也不要胡亂相信迷惑人的謊言,否則要自擔己罪了。

耶穌第一次再來,是帶著愛的憐憫與恩典,為世人犧牲生命,開啟了屬靈的恩典時期。但是主耶穌第二次再來,則是帶著審判與獎賞,恩典時期這時候就結束了,人要按著自己對神話語的回應接受審判。耶穌再來,對真正信靠主而且預備自己的人而言,是夢想已久的喜事,好像新娘預備自己等候許久的新郎終於來迎娶新婦(教會)了。但是對於拒絕接受耶穌拯救的人而言,主的再來卻是叫人無法面對可怕的審判。到時候主的慈愛與公義,會按著人對神的回應有公平公正公義的彰顯。我們必須把握每一天還活著的機會,耶穌還沒有再來的「恩典時期」,好好預備自己,見主的面。

(4)v3「人正說『平安穩妥』的時候,災禍忽然臨到他們,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,他們絕不能逃脫。」這真是叫人悲哀欲絕的一件事了,就是人的眼目只看今生,只看眼前,只看環境,卻沒有屬靈的眼光與信心來相信神,要帶著審判再來到世上,這些人的驚恐失措是無法想像的。

v4「弟兄們,你們卻不在黑暗裏,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。你們都是光明之子,都是白晝之子。我們不是屬黑夜的,也不是屬幽暗的。」耶穌為什麼不要叫人知道祂再來的時候,讓人可以臨時作好準備?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,是將來進入天國的子民,他們的信主得救,不是活在表面的宗教與行為之中,心裏卻沒有改變,這種人將來會十分的危險,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正的得救,或是哀哭切齒。因為神所拯救的天國子民,不是等到將來才進入天國,而是在信主的那一天開始,我們就已經活在「天國的實際之中了」。什麼是天國?不只是一個地方,更重要的是「神掌權的範圍」,那就是我們的心。當我們信主開始,把生命主權交給主,天天尊主為大,聽話順服,這群子民就是天天活在「天國」之中了,而不是「臨時抱主腳」,卻換來哀哭切齒。所以神隱藏祂再來的日子,其實是試驗聖徒的生命,我們信主到底是真信還是假信?很多基督徒變成「作禮拜徒」,只活在星期天,其他時間則是自我中心,這種基督徒同樣很危險,因為聖經的真理不是叫我們過一個星期天的宗教日子,而是天天活出悔改的生命。主來的日子,最重要的重點是要在信徒的生命裏面「尋找生命的果子」,問題是有多少人是「不結果子」?多少人「少結果子」?有多少人是「多結果子」?這不是臨時可以決定的,而是需要花長時間天天與神連結,才有辦法多結聖靈的果子。所以主來的日子像賊一樣,就是為了要幫助我們的生命不要活在黑暗裏面,而是與神與人活在光明中,彼此相交。

(5)v8~10「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,就應當謹守,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,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。因為 神不是預定我們受刑,乃是預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。他替我們死,叫我們無論醒著,睡著,都與他同活。」凡是所有藉著主耶穌基督預定得救的人,都應當天天穿戴全副軍裝,活在光明之中。什麼是全副軍裝?就是神的話與神的靈,真理與聖靈,就是幫助我們活在光明之中預備自己多結果子的全副軍裝。神的話語與聖靈,天天保守我們的心不被魔鬼欺騙、引誘,進而活出信心、愛心聖靈的果子,這就是「連結與神」,就是「與神同活」,就是「活在光明中」,就是「儆醒預備自己等主再來」。相反的,很多人天天沒有神的話語放在心裏,反而充滿這個世界的引誘、魔鬼的謊言、肉體的情慾,這些人是活在黑暗之中,與魔鬼連結,不結果子的一群人。我們的思想充滿什麼?我們到底相信什麼?到底在追求什麼?是我們自己的決定與責任,也是必須向主交帳。

v11「所以,你們該彼此勸慰,互相建立,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。」教會基督徒之間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「彼此勸慰、互相建立」,一起儆醒預備,好好在世上多結果子,彼此提醒等主再來。如果教會不能幫助提醒信徒儆醒度日、多結果子,卻走到宗教與業績,或是聚會的表面工夫,生命卻沒有改變,沒有活在神掌權治理,沒有活在天國,沒有活在光明之中,這是教會最大的失職。我們天天QT,也期望天天彼此相勸,互相建立,一起預備好自己迎見主來。

4. 今天的回應 我們看一個基督徒「面對死亡」的態度,絕對是考驗他是否「真實得救」與「生命成長得勝」最佳的「試金石」了。基督徒雖然會像世人一樣,面對親人死亡或難過,或自己面對死亡也會害怕,但是絕不會「失去盼望」;反過來,我們還會因為盼望而充滿「喜樂」!因為知道「死亡」不是代表「失去或是絕望」,反而是「在神的懷抱中醒來,有永遠生命的新生活」!只是我們在世上該如何儆醒預備死亡,以致於我們是「多結果子,坦然見主」,這就是每位基督徒在世上一生學習面對的功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