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– 08 – 13 QT 列王紀下 23:1~9
列王紀下 23:1~9
23:1 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。
23:2 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,並祭司、先知,和所有的百姓,無論大小,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;王就把耶和華殿裏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。
23:3 王站在柱旁,在耶和華面前立約,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,遵守他的誡命、法度、律例,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。眾民都服從這約。
23:4 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,並把門的,將那為巴力和亞舍拉,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,都從耶和華殿裏搬出來,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,把灰拿到伯特利去。
23:5 從前猶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,在猶大城邑的邱壇和耶路撒冷的周圍燒香,現在王都廢去,又廢去向巴力和日、月、行星(或譯:十二宮),並天上萬象燒香的人;
23:6 又從耶和華殿裏將亞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淪溪邊焚燒,打碎成灰,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;
23:7 又拆毀耶和華殿裏孌童的屋子,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,
23:8 並且從猶大的城邑帶眾祭司來,汙穢祭司燒香的邱壇,從迦巴直到別是巴,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,這邱壇在邑宰約書亞門前,進城門的左邊。
23:9 但是邱壇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壇,只在他們弟兄中間吃無酵餅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 王下 23:3 王站在柱旁,在耶和華面前立約,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,遵守他的誡命、法度、律例,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。眾民都服從這約。
3. 默想分享 (1)v1~3雖然女先知戶勒大已經啟示約西亞王個人得著了神「平平安安」(22:20)的應許,但是他卻不滿足於只是個人在神面前蒙恩。身為一位君王,擁有足夠的影響力,其實可以做更多的事,就是「為神預備道路」— 善用神給他的權柄,把人帶到神的面前。於是王招聚眾長老、祭司、先知,帶領神的百姓、無論大小,一同聚集在耶路撒冷神的殿中,將「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。」(v1~2)接下來約西亞王帶領了整個國家的宗教革新運動:立約(v1~3)、除去偶像(v4~20)、守逾越節(v21~23)
一、神人立約:當初上帝差遣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,並且在西乃山與百姓立約,只是以色列百姓一再毀約,離棄耶和華。直到南北國時代,百姓早已遠離上帝,也毫不記念神的律法誡命。因此約西亞王重新將神的話語「念給他們聽」,帶領百姓重新與神立約,回到神的面前與神和好。
二、遵行神的話語:「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,遵守他的誡命、法度、律例,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。眾民都服從這約。」(v3)人與神立約的條件,就是要「遵行神的話語」,否則就是背信棄約。
三、潔淨聖殿、除去偶像(v4~9):也由此可見瑪拿西時代的偶像崇拜何等的嚴重!
—「將那為巴力和亞舍拉,並天上萬象所造的器皿,都從耶和華殿裏搬出來,在耶路撒冷外汲淪溪旁的田間燒了,把灰拿到伯特利去」(v4)
— 廢掉拜偶像的祭司:「從前猶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,在猶大城邑的邱壇和耶路撒冷的周圍燒香,現在王都廢去,又廢去向巴力和日、月、行星(或譯:十二宮),並天上萬象燒香的人」(v5)
—「從耶和華殿裏將亞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淪溪邊焚燒,打碎成灰,將灰撒在平民的墳上」(v6)
—「又拆毀耶和華殿裏孌童的屋子,就是婦女為亞舍拉織帳子的屋子」(v7)
—「帶眾祭司來,汙穢祭司燒香的邱壇,從迦巴直到別是巴,又拆毀城門旁的邱壇」(v8)「城門旁的邱壇」,指耶路撒冷城門旁的邱壇。這是百姓集會、交易的熱鬧地方。在熱鬧的城門旁設立邱壇,表明拜偶像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。
4. 今天的回應 約西亞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有特別的恩典,在世時平安蒙福時,他卻沒有忘記自己作王的使命,也沒有忘記百姓將來會遭遇的危險痛苦,於是他盡自己最大的能力,要把百姓帶往悔改與神和好的道路上。雖然即便是君王,能做的有限,因為畢竟是否願意悔改與神和好,是每個人自己要負起責任的決定。但是約西亞還是盡自己的本分,做了一切他能做的事,最後結果交託給神。
同樣地,我們除了自己需要敬畏神與神和好之外,也應該善盡本分為神預備道路,把家人、親友、同事…帶到神的面前來,讓人自己判斷決定是否與神立約,悔改與神和好。帶到神面前不只是帶到教堂裏交給牧師,因為很多人不見得答應到教堂聚會,我們就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餐桌或任何機會分享簡單的福音、神的話語,一點一滴,日積月累,以禱告與真理來牧養身邊的人,直到聖靈感動他們悔改信主為止。今天很多人傳福音就只有一個選項:「帶到教堂」,一翻兩瞪眼,但是成功率極低。或許我們也可以效法耶穌與初代教會的榜樣,每個人在生活中直接將神的愛、神的話、神的恩典、神的祝福透過每位基督徒「傳揚出去」,正如許多教會也在做的事:「如果你不能來教堂,但是我可以把教會帶到你家裏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