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– 03 – 13 QT 詩篇 51:1~19

2024 – 03 – 13 QT 詩篇 51:1\~19

詩篇 51:1~19
51:1(大衛與拔示巴同室以後,先知拿單來見他;他作這詩,交與伶長。)神啊,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!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!
51:2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,並潔除我的罪!
51:3因為,我知道我的過犯;我的罪常在我面前。
51:4我向你犯罪,惟獨得罪了你;在你眼前行了這惡,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,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。
51:5我是在罪孽裡生的,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。
51:6你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;你在我隱密處,必使我得智慧。
51:7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,我就乾淨;求你洗滌我,我就比雪更白。
51:8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,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。
51:9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,塗抹我一切的罪孽。
51:10神啊,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,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(或譯:堅定)的靈。
51:11不要丟棄我,使我離開你的面;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。
51:12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,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,
51:13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,罪人必歸順你。
51:14神啊,你是拯救我的神;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!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。
51:15主啊,求你使我嘴唇張開,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!
51:16你本不喜愛祭物,若喜愛,我就獻上;燔祭,你也不喜悅。
51:17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;神啊,憂傷痛悔的心,你必不輕看。
51:18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,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。
51:19那時,你必喜愛公義的祭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;那時,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。

1.  經文3遍

2. 今天默想經文 詩 51:6 你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;你在我隱密處,必使我得智慧。
51:17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;神啊,憂傷痛悔的心,你必不輕看。

3. 默想分享 經文背景:(擷自康來昌牧師)這篇詩篇很有名,這事記載在撒母耳記下11章。大衛跟他部下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犯淫亂,然後繼續罪上加罪,把烏利亞也謀殺了。等烏利亞死了以後,他又把拔示巴娶到宮殿來,生了一個兒子(撒下11:27)。也就是說,從大衛犯罪到他認罪,有超過一年以上、很長的時間,小孩生下來以後拿單來勸他,他才悔改。大衛認罪後,不知道是這孩子生病之前或病死了時,大衛寫了這首詩,是很痛苦的詩篇。我們也求主讓我們最好是不要犯罪,犯罪後趕快認罪悔改,不要拖到最後。當然最壞的是有罪還不認,還要掩蓋,那就糟糕。

(1)看大衛一生,最好對照掃羅王一起看,掃羅王是上帝揀選設立以色列開國以來的第一位君王,大衛則是第二位,都是上帝親自揀選、膏立的。大衛接下來的王,就大部份都是世襲的。如果按照一般世人的眼光來看,掃羅王從外在的行為看起來,要比大衛好太多了。大衛犯的罪包含殺害忠心的部屬,奪人妻子,而掃羅一開始只是不聽上帝的話擅自獻祭,與沒有殺盡仇敵而已。但是上帝卻愛大衛而厭棄掃羅作王,為什麼?最重要的還是上帝是看內心的神。世人看表現、看行為,上帝看動機、看內心。掃羅和大衛一開始都相當的謙卑,但是到後來,掃羅為了眷戀王位,對上帝有個剛硬的心,常常為了利益表面虛偽應付,卻從來沒有在內心真實的悔改。而大衛向著上帝總是有一個柔軟貼心的態度,不管他犯的是大罪小罪,但是他的悔改被上帝紀念,因為是發自內心,發自誠實,而大衛真實的悔改,雖然免不了管教的後果,但是會結出生命的果子,就是從悔改中記取教訓,生命越來越成熟而且完全。

v6「祢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。」大衛知道上帝看重的是人誠實的內心,而不是裝出來的表象。從整個詩篇中可以看見大衛的真情流露,他在上帝面前從不矯飾,永遠是真情流露,更重要的是,他總是願意交出生命的主權,讓上帝來塑造他、治理他,使他生命更加的完全。今天許多無知的世人,與許許多多的基督徒(我也同樣無知),甚至是宗教領袖,無不想盡辦法追求最屬靈的表現、最好的績效、最亮眼的服事(工作)成就,想要在人面前,在神面前呈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。甚至為了這個目的,我們必須隱藏自己軟弱、罪惡、無助、無能的一面,到底是怕丟了上帝的臉,還是怕被世人看不起?其實我們都一樣讀聖經卻還是學不會,上帝在意的是真實的內心光景,遠超過「勉強裝出來」的見證。見證的重要,不是達到什麼偉大的成就,而是告訴世人我們這麼爛、這麼糟糕,上帝都能救、都能愛、都能用,這才是見證。不知道多少人喜歡聽林書豪分享他怎麼得分、怎麼贏球、怎麼成名的見證,而不太喜歡聽他怎麼落魄、怎麼失敗、怎麼受傷,卻怎麼堅持信靠主,繼續感恩讚美的見證?人想聽的,跟上帝想聽的,總是不太一樣。就發現我們基督徒有多麼世俗化,我們離上帝的心又有多麼遙遠。因為真實的面對,真實的悔改,才能帶出生命真實的不斷改變。為了外面的光鮮亮麗卻不斷的掩蓋事實,只會繼續讓我們真實的生命腐爛發臭而已。

(2)v5「我是在罪孽裡生的,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。」大衛從他的人生經歷中學到一個功課,就是他發現自己是全然敗壞、全然無能、全然軟弱、全然罪惡,因為他的罪惡不是後天的,而是先天的,不用經過學習,還沒出生就已經壞到骨子裏了(原罪)。這就好像耶利米說的:「人心比萬物詭詐」,保羅說的:「在我裏面,沒有良善」、耶穌說的:「離了我,你們不能做什麼」…。真正認罪的基礎是,我們來到上帝的面前,承認我們離了神,就會變成完全的無救、無望、無能、無助。我們「唯一」擁有的機會與出路,就是來到上帝的施恩寶座前,承認自己的罪,然後接受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,為我們受了刑罰。我們每一次的犯罪,都是耶穌替我們承擔,因此我們才能夠靠耶穌得救,而不是藉由我們的善行或是功德得救的。每一次的認罪,就會帶來每一次的感恩、每一次的讚美。真實的認罪,絕不是「明知故犯」,而是「憂傷痛悔」(v17),都是「救恩之樂」(v12)。

因為體會到的是罪惡的可怕、嚴重,以及天父的慈愛,耶穌的救贖,帶來的釋放與快樂,一次又一次,使我們越來越不想犯罪,也越來越脫離罪惡。人會一直犯罪,就是隨便犯罪,又隨便認罪,完全不當一回事。不「憂傷痛悔」,又沒有從神體會「救恩之樂」的人,他們的悔改通常是虛假的,應付的。因為每一次的「憂傷痛悔」與「救恩之樂」,都會使我們更加成長,也更有能力勝過罪惡。上帝喜悅接納一切真實承認自己軟弱罪惡,而尋求上帝拯救,「一直不斷在犯罪之後馬上認罪、悔改、成長」的罪人,卻敵擋厭棄一切拒絕承認罪惡,卻用虛假的善行功德包裝內心的驕傲偽君子,我們一定要了解上帝的心。

4. 今天的回應 越來越覺得最重要的屬靈功課,就是神要我們體會到,如果我們不肯連結於神,那麼我們「什麼都不能」,包括沒有能力行善,沒有能力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,沒有能力作出正確的抉擇,沒有能力面對環境的考驗…。神透過「萬事互相效力」,事實上就是要幫助我們認清人性的軟弱與有限,才能使我們甘心謙卑來尋求倚靠神,降服在神的面前。順服神對肉體而言是限制,但是對屬靈生命而言卻是神的保護與恩典,這就是我們每天的選擇—是要體貼肉體?還是要體貼聖靈?「體貼肉體就是死,體貼聖靈乃是生命平安!」大衛的一生不斷在學習這個功課,也不斷在一次次的悔改中成長得勝,同樣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道路,早點學會,就「早早飽得神的慈愛,一生一世歡呼喜樂!」